为进一步提高全省农业系统广大技术人员服务“三农”能力和水平,推动农民科技素质不断提升,加快先进科技成果推广普及应用,省农业农村厅决定在全省开展2018-2019年度冬春农业科技培训活动。活动时间从2018年12月10日—2019年4月30日,全省计划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100万人以上。
培训活动采取分级组织、分行业实施的方式进行,围绕我省农业绿色发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农民培训尤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重点,以提升能力和科学素质为目的,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全省农民和农技人员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工作。
加强农民尤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各地各单位要按产业、专业分层次对农民开展培训。重点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尽快实现由注重技术培训向注重理念和市场开发培训的转变,突出培训与找市场相结合。在培训课程安排上,除开设技术培训外,还要考虑安排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创建、农村电子商务、质量安全、休闲农业、农业金融、农产品期货等实用知识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抓好农技人员培训
一是抓好技术培训。紧紧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按照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原则,重点培训和推广减肥减药、生态环保、节本增效的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提高农技人员业务水平。
二是抓好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要模式的师资培训,组织农技人员开展讲课比赛、试验设计等活动,提升农技人员技能和组织培训的能力。
三是抓好素质培训。针对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农技人员的政策理论、协调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
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根据农技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大户等实际需求,统筹各类培训资源,组织优秀师资,采用传统和“互联网+培训”等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参与式、互动式、菜单式、点餐式等培训方式和送教下乡、送技上门、办小班、讲精品等培训形式,重点做好农技人员和农民尤其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贫困县要立足产业扶贫需要,扎实开展对农民培训工作。
Copyright ©2016 吉林省政府门户网站 |吉ICP备05001602号